联系我们

梅州这道小吃听名字吓人吃着真香!

文章出处:新闻中心 发表时间: 2024-10-12 02:31:54

  这道美食跟真正的老鼠并没什么联系只因长长的米粉外形像老鼠尾巴由此而得名

  西河民间制作老鼠粄已有100多年历史,原为民间乡民接待亲朋好友的美食,西河漳溪圩设置圩场后,作为传统美食应运而生。

  70年代著名作家杜埃曾品尝过老鼠粄,随后觉得此粄似珍珠,美名曰:珍珠粄。

  但因为长期被叫成“老鼠粄”,时至今日,其依旧是在大埔乃至客家地区流传最广的称呼。

  上午10点,走进当地的迎宾餐厅,只见锅气蒸腾,铁勺挥舞,老板娘刘美金正为中午的两桌食客而忙碌着。一旁的菜单上,“西河老鼠粄”被放在了显目的位置。

  据了解,老鼠粄传统的做法是选用上等的大米,浸泡之后磨成米浆,用布袋吊起沥干水分形成米团,取一半的米团掰小块放入烧开的水中煮熟捞起。然后和另一半生的米团拌匀捣在一起,使其发酵带来韧性,既成粄团。

  锅中放水烧开,架上特制的粄擦,将米团在粄擦上用力来回摩擦,便可有一条条的粄条掉在锅中,待老鼠粄熟时就会浮起,把它捞起放入冷水中浸泡,最后捞起沥干既成。

  再挑出一块牛肉,细细切碎铁锅大火热油,下肉丁翻炒加入鱼露炒至肉粒表面变色后小火收汁出锅浇盖于粄上

  “老鼠粄好不好吃,米质和肉粒是关键,好的粄需要选用上下季优质农家米混合制成,肉粒则需要肥瘦相间,再用鱼露炒透入味。”刘美金说。

  1982年,年仅21岁的刘美金开始在西河镇老信用社附近开店,手工制作老鼠粄,直到1997年,店址变迁,生意才逐渐交由儿子打理。30多年过去了,说起那时候的辛苦,她依旧记忆犹新。

  我们提前一天会把米浸好并打浆,第二天凌晨4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老鼠粄剩下的工序,差不多到下午才能全部做好拿出店里卖,那时候30斤米能做60斤老鼠粄,手工要一个多小时制作。

  刘美金回忆道,“小时候,大家经济条件没那么好,老鼠粄不像现在容易吃到,一般只有年节才能吃。但在圩日时,卖粄小贩会担着担子上街吆喝卖老鼠粄,父母有时会买给我们吃,那时候大家有的会买回去煮,有的则会蹲坐在担子旁,聊着家长里短,看着小贩边刷边煮,然后热乎乎一碗下肚,非常满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河老鼠粄被评为“广东名小吃”、“中华名小吃”西河老鼠粄制作技艺还入选了第七批共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去年12月,大埔县在翰林剧场举行大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启动仪式,标志着大埔县全面启动“西河老鼠粄”、“百侯薄饼”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工作。

  并聘任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团长邓尧为“西河老鼠粄”、“百侯薄饼”等大埔非遗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专家顾问。

  启动会议指出,知识产权是大埔县打造非遗品牌的重要手段,地理标志能成为“西河老鼠粄”“百侯薄饼”这两个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项目助推器。采取地理标志进行保护,一方面有利于保护非遗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行业的规模,由此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这道美食跟真正的老鼠并没什么联系只因长长的米粉外形像老鼠尾巴由此而得名

  西河民间制作老鼠粄已有100多年历史,原为民间乡民接待亲朋好友的美食,西河漳溪圩设置圩场后,作为传统美食应运而生。

  70年代著名作家杜埃曾品尝过老鼠粄,随后觉得此粄似珍珠,美名曰:珍珠粄。

  但因为长期被叫成“老鼠粄”,时至今日,其依旧是在大埔乃至客家地区流传最广的称呼。

  上午10点,走进当地的迎宾餐厅,只见锅气蒸腾,铁勺挥舞,老板娘刘美金正为中午的两桌食客而忙碌着。一旁的菜单上,“西河老鼠粄”被放在了显目的位置。

  据了解,老鼠粄传统的做法是选用上等的大米,浸泡之后磨成米浆,用布袋吊起沥干水分形成米团,取一半的米团掰小块放入烧开的水中煮熟捞起。然后和另一半生的米团拌匀捣在一起,使其发酵带来韧性,既成粄团。

  锅中放水烧开,架上特制的粄擦,将米团在粄擦上用力来回摩擦,便可有一条条的粄条掉在锅中,待老鼠粄熟时就会浮起,把它捞起放入冷水中浸泡,最后捞起沥干既成。

  再挑出一块牛肉,细细切碎铁锅大火热油,下肉丁翻炒加入鱼露炒至肉粒表面变色后小火收汁出锅浇盖于粄上

  “老鼠粄好不好吃,米质和肉粒是关键,好的粄需要选用上下季优质农家米混合制成,肉粒则需要肥瘦相间,再用鱼露炒透入味。”刘美金说。

  1982年,年仅21岁的刘美金开始在西河镇老信用社附近开店,手工制作老鼠粄,直到1997年,店址变迁,生意才逐渐交由儿子打理。30多年过去了,说起那时候的辛苦,她依旧记忆犹新。

  我们提前一天会把米浸好并打浆,第二天凌晨4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老鼠粄剩下的工序,差不多到下午才能全部做好拿出店里卖,那时候30斤米能做60斤老鼠粄,手工要一个多小时制作。

  刘美金回忆道,“小时候,大家经济条件没那么好,老鼠粄不像现在容易吃到,一般只有年节才能吃。但在圩日时,卖粄小贩会担着担子上街吆喝卖老鼠粄,父母有时会买给我们吃,那时候大家有的会买回去煮,有的则会蹲坐在担子旁,聊着家长里短,看着小贩边刷边煮,然后热乎乎一碗下肚,非常满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河老鼠粄被评为“广东名小吃”、“中华名小吃”西河老鼠粄制作技艺还入选了第七批共1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去年12月,大埔县在翰林剧场举行大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启动仪式,标志着大埔县全面启动“西河老鼠粄”、“百侯薄饼”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工作。

  并聘任广东省非遗法援律师团团长邓尧为“西河老鼠粄”、“百侯薄饼”等大埔非遗项目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专家顾问。

  启动会议指出,知识产权是大埔县打造非遗品牌的重要手段,地理标志能成为“西河老鼠粄”“百侯薄饼”这两个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项目助推器。采取地理标志进行保护,一方面有利于保护非遗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大行业的规模,由此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