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一旦起火,因厂房、仓库空间较大,在实际救援中,容易遇到灭火通道被阻碍,水量不足等情况,该怎么破解?新干县消防救援大队根据灭火救援实际的需求,多次深入八家商砼企业组织实地调研,探索混凝土泵车用于灭火救援的创新之举,将“工地上的混凝土泵车”变成“多折臂灭火救援消防车”。同时,该大队还将环卫大型水罐车加入救援,利用其储水量,打造出“消防+环卫+住建”灭火作战新模式,破解工业园区灭火难题。
2024年12月21日15时03分,吉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称,新干县河西工业园一公司厂房的塑料槽起火。
新干县金川北大道消防救援站站长刘磊和记者说,当时起火位置周围有大量树木、树干高的有20米,还有少许车辆堵在厂房门口,阻碍消防员进入火场。如果采用常规举高喷射车开展纵深灭火,无法精准打击火点。
为了尽快进入火场内部,新干县消防救援大队立即协调有关部门,就近调派了一辆由混凝土泵车改装的“多折臂灭火救援消防车”前来。此次改装主要是将泵车的混凝土输送管道替换为水管,让其能够在火场上提供高压水源。此外,大队还自制大流量高压水炮和大口径转换接口,实现对混凝土泵车管道的直接出水和出泡沫进行灭火救援。
15分钟后,多折臂灭火救援消防车抵达现场。只见消防员熟练地展开该车辆的臂架,将其探入着火点附近。“打开水带阀门,持续喷射。”指挥员下达指令。据介绍,泵车臂架伸展后约47米,采用无线遥控操作,消防员能够在安全距离外轻松控制臂架的移动和喷射方向。
15时32分,2辆环卫洒水作业车也赶过来增援。经过20分钟的灭火作业,火势成功被压制。负责供水任务的金川北大道消防救援站副站长万义欣说:“赶来增援的洒水作业车为此次灭火提供了36吨水,相较于调派附近消防救援站的车辆,时间缩短了近20分钟。”
新干县河西工业园区注册登记的企业有220家,入驻企业涵盖了海绵、铝业、皮革、毛皮和制鞋业等多个行业。
为了增强工业园区抗御火灾的能力,新干县消防救援大队从车辆和水源两方面入手,利用混凝土泵车与环卫水罐车来满足灭火救援需求。
“消防水带的口径为65mm,混凝土出口的直径为125mm。考虑到灭火所需水量较大,能够尝试改变混凝土泵车的管道和制作大口径转换接口。”2024年10月30日,新干县一商砼企业有关技术人员建议。
经过七次测试,新干县消防救援大队自制的大流量高压水枪和大口径转换接口成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相比传统的举高喷射消防车,混凝土泵车的改装成本更低,且能利用现有的泵车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此外,遇到高层、化工、大空间等复杂环境场所火灾,我们能第一时间调度改装泵车开展扑救,避免增援时间长而错失控制火势最佳时机。”新干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王迎庆表示。
据统计,新干县共有环卫加大型水罐车6辆,容量为18吨。2025年1月17日,该大队分别与新干县住建局、新干县城市事务中心、商砼企业签订联勤保障协议,将混凝土泵车与环卫车辆纳入指挥调度范围,做到随调随到。此次协议,共有6辆车供大队调派,相当于5辆重型水罐车的供水量。
王迎庆表示,发生高层、化工、大空间等复杂环境灾害事故时,大队能够迅速启动“泵车+消防+环卫”机制,真正利用联勤、联训、联调、联战优势,充分的发挥灭火救援最佳效能,提高灭火战斗水平。